病名。见《外科问答》。多因饮食生冷、痰凝气阻而致。症为背、脊、手臂等处生瘤如豆,渐大如桃,无痛无痒,内有腐渣样物。即粉瘤。宜手术摘出为主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。即齿衄。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苦地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泄秘》卷上。即鹅口疮。详该条。
脉象之一。脉来急促有力而呈不规则间歇。《脉经》:“促脉来去数,时一止复来。”主阳盛热实,血气痰食停滞,亦主肿痛。《脉诀刊误》:“结、促者,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。阳盛则促,脉疾而时止,……虽有止,非死脉也
病证名。五噎之一。出《诸病源候论·否噎病诸候》。其症气上鬲,胁下支满,胸中填塞,攻背疼痛等。治用五噎散等。参五噎、噎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郭居易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模樝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蒲棒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肘后方》。为皂荚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