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疮疡掺药法

疮疡掺药法

外治法之一。见《理瀹骈文》。按成方配伍,将有关药物研成极细粉备用。用时使药粉直接接触疮面者,谓之掺药。根据疮疡性质、发病阶段和药物作用的不同,分为消散、拔毒、去腐、生肌、止血、平胬等数种。临证针对病情,选取一种,撒于膏药、油膏,或直掺疮面,或掺附在纸捻上,插入疮口内,常用有桂麝散红灵丹、五五丹、生肌散如圣金刀散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月水不利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一指经闭,二指经行不畅。

  • 董大英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著有《活幼悟神集》20卷,佚。

  • 燥胜则干

    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指燥气偏胜出现干燥的病理。燥气太过则耗伤津液,出现口鼻干燥、皮肤皱裂、毛发不荣、干咳无痰、小便短少、大便干结等症状。

  • 筑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·养性》。用空拳敲击治疗部位。

  • 老鼠疮

    即瘰疬,详该条。

  • 头风摩散

    《金匮要略》方。又名头风散、附子摩头散。炮附子一枚,食盐等分,为末。沐头后,取一方寸匕,涂摩痛处,令药力行。治头风,头痛时发时止属寒证者。

  • 开泄

    即辛开苦泄。详该条。

  • 集验良方拔萃

    书名。又名《集验良方》、《拔萃良方》。2卷。清·恬素辑。刊于1841年。本书选收以外科疾病为主的验方近200首,分别介绍其主治、配方及用法。

  • 针灸体位

    指针灸治疗时患者身体应采取的姿势。通常分为坐位和卧位两种。坐位又可分为仰靠式(适用于头面、颈前和胸部),伏案式(适用于头顶、后项和背部)和侧靠式(适用于耳侧、口颊和耳部);卧位又可分为仰卧(除下肢后侧

  • 香苏

    见《补阙肘后方》。为水苏之别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