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拔毒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即蚕蜕,详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8卷。明·虞抟撰于1515年。此书前列“医学或问”51条,系虞氏对医学上的一些问题进行辩析,以申明前人“言不尽意之义”(见凡例)。次分述临床各科常见病证,以证分门,每门先论证,次脉法,次方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即附骨疽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因实热而口渴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六:“小儿气血盛者,则脏腑生热,热则脏燥,故令渴。”治宜清热保津。用白虎汤。
病名。《疔疮要诀》:“此疔发于脾肾肺火,生鼻孔两旁根。”由阳明热毒结聚所致。证见鼻孔旁边迎香穴焮肿作痛,甚则恶寒身热。宜清热解毒。可服用苏梗、花粉、橘红、川贝母、连翘、银花、薄荷、甘草、鲜芦根之属。
见可见性循经病理反应条。
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偃月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香樟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《针灸集成》。即足三里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