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纹弯向大指旁,主痰热(见《医宗金鑑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)。
病证名。出《卫生宝鉴》。指眉间生疮。由小儿胎热上蒸而生。症见眉间生疮如,流脂成片,瘙痒不已。外用五倍子、生白矾研细,麻油调敷。并可内服清热解毒、消风止痒之剂。
证名。指黑睛部位病痛。详目痛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露蜂房,详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12卷。明·李中立撰。刊于1612年。本书将药物分为草、木、谷、菜、果、石、兽、禽、虫、人10部,收集药物约近500种,每种先以小字记其产地、形态、气味。次以大字记其主治,首载《神农本草经
病名。见《医碥·淋》。多由痰气郁结,湿痰渗注而成。用七气汤、青州白丸子、渗湿汤等方。如因膏粱太过,食积成痰,流注成淋者,宜尿浸山楂、川连、丹皮、海浮石、玄明粉之类。参见淋条。
即留罐法,详该条。
见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。即荣卫返魂汤,见该条。
即手第四指。又称小指次指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白翳黄心内障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