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经穴名,代号ST28.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腹部,脐下3寸,旁开2寸处(《循经考穴编》)。另说在天枢下五寸(《针灸甲乙经》);天枢下四寸(《针灸聚英》);“去腹中行当各三寸”(《针灸资
丛名书。汪绍达辑。刊于1929年。包括《叶天士家传秘诀》、《慎疾刍言》、《李翁医记》及(日)今村亮《医事启源》四种。
病名。指酒毒蓄积肠胃所致的痢疾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。亦作酒利。《医说》卷六:“有人日逐饮酒,遂成酒利。”其症腹痛,痢血,或下如鱼脑。久者形削骨立,终日不食,但饮酒一二盏。治宜解酒毒为主。葛根汤
指肾的气化障碍而致小便不利,发生水肿的病机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肾者,胃之关也,关门不利,故聚水而从其类也。”
病证名。产后危证之一。出孟葑《仁寿镜》。因产后败血冲遏于心,入于肺,气与血并,喉声如蝉鸣。治宜乳香一钱,煎汤入陈酒三分服之。
书名。一名《开宝详定本草》。20卷,目1卷。973年(开宝6年)由尚药奉御刘翰、道士马志、翰林医官翟煦等9人,取《唐本草》、《蜀本草》等详校,并以《本草拾遗》等书相参,重新整理补充修订而成。新增药物计
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少林内功》。取弓箭步,两手由后向前上方亮掌,掌心朝前,指尖相对,目注掌背,上身略前倾,换步时向后转,两手收回至腰后,再向上亮掌。
五软之一。四肢为脾所主。小儿胎禀不足,乳食失调,以致肝肾脾胃虚弱,故四肢无力,手软不能握持,足软不能站立。治以补益为主。先用补肾地黄丸滋补肝肾,继用扶元散调补脾胃。
针灸著作。又名《洁古云岐针法》,1卷。金元·张璧撰(按:张璧即云岐子,其父为张洁古)。本书主要论述针法补泻和部分针刺治疗经验,文字简略。内有:论迎随补泻、经络取原(穴)法、王海藏拔原例、经络腧穴配合法
紫色舌多为绛舌的发展,与血分郁热、缺氧、静脉郁血等因素有关,一般表示病情较重。色深干枯者,为热邪深重,津枯血燥,血行瘀滞,当严重感染发展到呼吸循环衰竭时可出现;色紫而暗,为素有瘀血在胸膈,热邪入营时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