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十世纪【介绍】:五代后蜀医家。撰有《保童方》。已佚
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,见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烦为心热、郁烦;躁为躁急、躁动。烦与躁常并见,而有先后之别。《伤寒明理论》卷二:“所谓烦躁者,谓先烦渐至躁也(先躁后烦,称为躁烦)。”本证有虚实寒热之分。在外感热病中,凡
病名。见《外科百效全书》卷之四。即手发背。见该条。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即蒺藜苗,详该条。
练功方法之一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取骑马势,上体端直,两手置于腰际,开拳并指微屈,掌心朝上,单臂前伸,随即翻掌收回,两臂交替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对节树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工尾势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囊秘喉书》卷上谓心出气系指:“舌上忽有簪孔、(血)出不止,此属心经火甚也。”参见舌衄条。
本作髌。膝盖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