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痨瘵咳嗽

痨瘵咳嗽

病证名。指痨瘵病的咳嗽。见《不居集·痨瘵咳嗽》。《明医杂著·劳瘵》:“睡中盗汗,午后发热,哈哈咳嗽,倦怠无力,饮食少进,甚则痰涎带血,咯吐出血,或咳血吐血衄血身热,脉沉数,肌肉消瘦,此名痨瘵。”《寿世保元·劳瘵》:“夫阴虚火动,劳瘵之疾,由相火上乘肺金而成之也。……盖肾水一虚,则相火旺动,相火上炎,则克肺金,肺受火邪所克,所以为咳,为嗽,为热、为痰,为喘息、为盗汗,为吐血,为衄血,为便血尿血,为四肢倦怠,为五心烦热,为咽干声哑,为耳鸣眼花,为遗精便浊,为虫胀肿满,为一应难状之症。治者宜滋肾水、养心血,扶元气,健脾胃,以培其本,降相火,清湿热,化痰涎,润肺金,以治其标。宜以清离滋坎汤、补中益气汤、河车地黄汤太平丸瑞莲丸宁嗽膏白雪膏之类,宜对症选用。”《世医得效方·痨瘵》以劫劳散治心肾俱虚劳嗽阿胶丸治劳嗽并嗽血唾血。亦可用痨嗽方。参见咳嗽、痨瘵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医外科临床手册

    书名。上海中医学院外科学教研组等编。本书主要据实际临床体验编成。总论部分介绍病历的编写、诊断、治法及诊疗技术操作等。各论部分包括一般外科病、肛门病、皮肤病、眼耳鼻喉口腔病、常见外科急症等五章。结合现代

  • 瞳神缺陷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即瞳人干缺。详该条。

  • 齿黄

    证名。指齿牙不白而作黄色。多因口腔不洁,或胃中湿热熏蒸所致。治宜加强口腔清洁,或糯糠烧灰擦则齿白。

  • 志室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5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精宫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腰部,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三寸取穴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第一腰神经外侧支;并有第二

  • 张用谦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江苏无锡人。对朱震亨、李杲的学说很有研究,撰有《医方摘元》一书,已佚。

  • 狗仔菜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咸虾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产后发哕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多因产后气血亏虚,胃气本虚,败血上冲入胃,血与水谷相搏,气不宣通所致。轻则呕吐,重则呃逆,甚或败血停留,硬胀作痛。属产后危重症。宜服安胃汤(苏木、红花、丁香、延胡、郁金、

  • 痧症全书

    3卷。清·王凯编撰。书成于1686年。原序称“深山野人”林森曾向王氏面授《痧书》,复经王氏综合古今有关文献结合个人见闻编成此书。全书论析痧原、辨证、治法、用药大法、多种痧症证治及治疗方剂等。内容与《痧

  • 黄帝素问直解

    见素问直解条。

  • 尺热

    证名。指尺肤热。参见发热、尺肤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