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痰涎血

痰涎血
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咯血》。指痰唾涎中带有血丝、血点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血源流》:“痰涎血者,脾家畜热所致,宜加味逍遥散清肺汤;而痰唾中带有红丝红点,病尤为甚,其条分缕判,则有由六经之火者,宜山栀地黄汤;有由思虑伤心伤肺者,宜天门冬汤;有由于阴分虚弱者,宜清火滋阴汤。”《证治汇补》卷五:“痰涎血。痰中带血,多属脾经,须分痰血先后施治,先见血而后嗽痰者,此相火上炎,煎熬成痰,降火为主,若用消痰,则血溢而不止。其先痰嗽而后见血者,是积热生痰,载血上行,清痰为要,若用血药,则痰滞而不行。”参见咳血嗽血唾血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神府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心痛暴绞急绝欲死,灸神府百壮,在鸠尾正心,有忌。”即位于胸骨剑突之中心处。主治心痛。艾炷灸3~5壮。

  • 红浮漂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满江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足少阳

    经脉名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少阳胆经,见该条。

  • 无辜疳

    病证名。指疳病头颈生核的证候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七十二:“由小儿嗜肥甘过多,虫因甘动,或饮食不调所致。”其症头颈生核,形如弹丸,按之转动不痛,内有一种米粉样物质(如颈淋巴结核);其毒侵及脏腑而成疳疾。

  • 大凉

    指气候寒凉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大凉反至……火气遂抑。”

  • 胞肿如桃

    病证名。出《银海精微》。系脾肺壅热,邪客腠理所致。证见胞睑红赤焮肿,高起如桃李,泪热羞明,可兼白睛红赤,甚至珠疼头痛,寒热并作等。治宜祛风清热,泻火解毒。方用散热消毒饮或仙方活命饮。外敷一绿散(《审视

  • 洗冤录

    见洗冤集录条。

  • 万氏家传保命歌括

    综合性医书。简称《保命歌括》。35卷。明·万全撰。前33卷介绍中风、中寒、内伤、瘟疫、气病、血病、虚损、痿痹、咳嗽、哮喘、泄泻、痢疾、疟疾等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种病证,每门病证,万氏徵引古说结合个人见解,

  • 苏方木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苏木,详该条。

  • 同跗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