瘟疫约编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。多由小儿哺食过度,脾气受伤,不能消磨食物,以致停滞不化,而成腹大颈细,全身黄瘦的病候。参见丁奚疳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履贯生平不详,编有《简易验方》一书,内容主要包括妇产和小儿痘疹方面的验方。
见医学粹精条。
①指顶骨。②指覆盖脑实质的骨骼。主要由左右顶骨和部分额、枕骨构成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榕须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梅深师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水蜈蚣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皮肤针疗法,因刺激仅及皮肤而名,见该条。
正骨手法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一。原用于腰椎骨错位陷入的整复。令患者俯卧于宽板凳上,腹部垫以布垫,肩胛及两腿以带缚固定,然后将明显凸起之骨节,用手或木杠轻轻滚按,使其平正复原。今少用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痹论》。又名风痹、走注。详风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