痫的俗称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威灵仙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干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徐大椿条。
病证名。因多进膏粱厚味,酒湿辛辣等物,热积肠胃而致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积热泄泻之症,发热口渴,肚腹皮热,时或疼痛,小便赤涩,泻下黄沫,肛门重滞,时结时泻。”脉多沉数,或见促结。治宜清肠胃积热,方如黄
病名。系指痈之发于颌下及其两侧者。多由肺胃热蕴,复感风热,痰毒邪火上冲所致。症见颌下及两侧红肿疼痛,连及口底及咽喉,妨碍饮食,身发寒热(《中医喉科学讲义》。治宜泻火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仙方活命饮或黄连解
病证名。出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。详收靥条。
丛书名。清·邵登瀛撰。内容为《四时病机》、《温毒病论》、《女科歌诀》。
见脉诀汇编说统条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踝关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