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阴囊汗湿并出黄水或肿如水晶的一种疝症。多由寒湿下注所致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二:“水疝,其状肾囊肿痛,阴汗时出,或囊肿而状如水晶,或囊痒而燥出黄水,或少腹中按之作水声。得于饮水醉酒,使内过劳,汗出而
出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胎不长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女经》。指不孕症。参见不孕条。
详劳复条。
病名。头皮癣疾之一。出《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由脾胃湿热蕴蒸,上攻头皮所致;或因接触传染而得。初起头皮毛发根部有小丘疹或小脓疱,形如粟米,破出黄水。逐渐形成硫磺色碟形黄痂,中央凹陷,有毛发贯穿,黄痂落后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懋先。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世医出身,明代初年(十四世纪中叶)疾疫流行,他救活多人。著有《伤寒正宗》、《医学慧业》,已佚。
见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下痢。详该条。
出《温热论》。风温一般须用辛凉药物散风,使风邪外透。若病者既有里热,又有外感风邪,即应用辛凉药物解表透邪,里热才能随之而除。但实际临床上多解表清里并用。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牙齿者是骨之所终,髓之所养也。手阳明、足阳明之脉,皆入于齿,风冷乘其经脉,则髓骨血损,不能荣润于牙齿,故令牙齿黯黑。谓之历蠹。”参见齿龋条。
脚的后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少阴之脉……当踝后绕跟,别走太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