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神农本草经

神农本草经

我国最早的一种药物学专著。简称《本草经》或《本经》。约成书于秦汉时期(一说战国时期)。本书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药物学的成就。原书早已失传,其文字则经辗转引录,仍保存于《证类本草》等书中。明以后刊印的多种题名《神农本草经》的书,都是后代的辑佚本。书中除总括了药物总论的序例外,收载药物365种,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品(类)。其中上品中品各120种,下品125种。在药物理论方面,书中提出了药有君臣佐使阴阳配合,七情合和,五味四气等药物学理论。并介绍了药物的别名、性味、生长环境及主治功用等。本书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意义,但其内容也夹杂了一些道家的记述,如所谓“轻身延年”,“不老神仙”之类。现存最早的辑本是明·卢复辑本。而流传较广的为清·孙星衍等氏辑本、清·顾观光辑本及日本·森立之辑本。后三种辑本建国后均予重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水牛膝

    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节节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分骨垫

    正骨器械。一种压垫,以纸或棉花摺成长条形的固定垫。适用于尺桡骨骨干双骨折在整复后,作分骨之用。

  • 头针麻醉

    针刺麻醉法之一。是在头针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麻方法,即按针麻要求在头针刺激区针刺以进行手术。临床上可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所涉及的脏腑器官选取相应的刺激区。一般均须取用手术部位对侧的相应感觉区,其它均取

  • 牡矾丹

    《类证治裁》卷二方。牡蛎粉、黄丹各二两,枯矾四两。为末,外擦患处。治湿热流注,两腋汗,脚心汗。

  • 舌下珠

    病名。系指舌下生泡如珠、疼痛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下:“舌下珠此脾肾两虚之症。”治宜补脾益肾。可选用四君子汤、六味地黄汤等加减。参见舌上珠条。

  • 疡医正

    后周时期医官职称。

  • 六气感证要义

    书名。清·周岩撰于1898年。作者认为外感病证的病因不出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气,遂依次分述风、中风、寒、中寒、暑、风温、湿、风湿、湿温、燥、火等多种病证。于六气的每一外感病证,先集说,次方解,集诸

  • 有毛老鸦嘴

    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古羊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杨文修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字仲理。诸暨(今浙江诸暨)人。因母病钻研医学,深有造诣。著有《医术地理》、《拨沙图》。

  • 锨板子骨

    骨名。即肩胛骨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