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稻芒赤

稻芒赤

病名。指秋天白睛“不肿不红,但沙涩昏痛者,乃脾肺气分隐伏之湿热,秋天多有此患,故俗谓之稻芒赤“(《张氏医通》卷八)。宜祛风、清热、除湿、用泻青丸加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莞草

    见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为水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地菅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白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飞丝尘垢入目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原机启微》。即尘埃入目。

  • 爆格蚤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女贞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员柱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
  • 清咽甘露饮

    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鲜生地黄、茵陈、黄芩、鲜石斛、犀角、石膏、枳壳、麦门冬、人中黄、马勃。加鲜枇杷叶(蜜炙,绢包),水煎服。治疫喉腐烂,或白或黄,神烦痧赤,唇舌破烂,口渴溲赤,脉数,苔燥而厚。

  • 红丝毛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珍珠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医方大全

    见名方类证医书大全条。

  • 趺阳脉

    又称冲阳脉。三部九候诊法切脉部位之一。属足阳明胃经的经脉,位在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。用以候脾胃。

  • 金疮

    病名。见《金匮要略》卷中。即金创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