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肺有郁热复感于寒所致的咳嗽。古称寒暄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二:“寒包热,热郁肺俞,遇秋冬寒凉辄发咳,寸脉坚,声音窒,但解其寒而热自散。麻杏石甘汤或金沸草散。”参见寒暄条。
一般表示里有积滞、痰饮、湿浊。淡红舌白腻苔,为痰饮、湿浊、食滞;淡红舌白厚堆积如粉苔,可见于温疫初起或有内痈;舌红苔黄腻,气分湿热;舌红苔黄厚而干,邪热深入,里实已成(见《辨舌指南》)。
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结舌。见该条。
见广嗣五种备要条。
病名。见康维恂《眼科菁华录》卷上。即风牵睑出,详该条。
又称肺阴。见该条。
见针灸聚英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苍耳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千金翼方》。为肉桂药材之一种,系加工除去栓皮者,详肉桂条。
出《颅囟经》。即白脓痢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