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经史证类备急本草

经史证类备急本草

药物学著作。简称《证类本草》。31卷。宋·唐慎微约撰于十一世纪末。1108年(大观二年)刊印时由艾晟补入陈承《本草别说》的内容,称为《经史证类大观本草》。1116年(政和六年),曹孝忠等重行校刊合并为30卷,称为《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》。1159年(绍兴二十九年)王继先等再次校订增补,名《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,为32卷。此后又有多种刊本,书名也有变更,但基本内容没有很大改动。本书以《嘉祐补注神农本草》为基础,总结了北宋以前的药物学成就。书中广泛收集了各种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,并保存了《神农本草经》以下一些主要本草学著作的文字。其内容:卷1~2为序例,卷3以后将药物分为玉石、草、木、人、兽、禽、虫鱼、果、米谷、菜(以上又各分上、中、下三品)、有名未用及图经外草类、图经外木蔓类等13类,共1746种(各种刊本的数字略有出入)。由于本书收罗广博,编号、体例谨严,对于药物的别名、药性、主治、产地、采收、炮制、辨析、附方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,所附的药图也较精细。现有人民卫生出版社《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》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鬼哭

    见鬼眼条。

  • 足太阳经别

    十二经别之一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足太阳之正,别入于腘中,其一道下尻五寸,别入于肛,属于膀胱,散之肾,循膂,当心入散;直者,从膂上出于项,复属太阳。”本经别从足太阳膀胱经的腘窝部分出,其中一条延展分布到

  • 脾肚痈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上发背。见该条。

  • 妙圣丹

   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二方。雄黄、蝎尾、朱砂、代赭石(煅,醋淬)、轻粉、麝香各二钱半,巴豆(去油)三个,杏仁(去皮尖,微炒)二钱。为细末,蒸枣肉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至五丸,木香煎汤化服。治小儿食痫,症

  • 金镜内台方议

    书名。12卷。明·许宏撰集。撰年不详,1794年复经程永培校订,是一部研究《伤寒论》方的专著。许氏称《伤寒论》方为“内台方”,将原书113方归纳为汤、散、丸三类,每方列举方剂配伍与辨证论治的准则,或阐

  • 齿漏疳

    病名。系指齿缝间流脓,愈而复发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四:“肿脓汁出,愈而更发,谓之齿漏疳。”属牙漏。详牙漏条。

  • 阴囊

    男性外阴部下垂的囊状物,内有睾丸、副睾和精索等器官。

  • 曾德显

    【介绍】:见曾世荣条。

  • 报刺

    古刺法名。十二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报刺者,刺痛无常处也。上下行者,直内无拔针,以左手随病所按之,乃出针,复刺之也。”指治疗游走性疼痛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。其法直刺痛处,并予留针,再以左手按其周围痛

  • 申光逊

    【生卒】:约九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曹州(今山东曹县)的地方官吏,桂林人。因以醇酒、胡椒、干姜温服得汗的方法治愈孙仲敖的“脑痛症”,名著于一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