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眼科外治方法。将药物精制成药液,滴入眼中,每日三至四次不等。
《兰宝秘藏·眼耳鼻门》方。蔓荆子一钱,陈皮(去白)五钱,人参八钱,炙甘草、白芍药各一两,黄芪二两。为细末,每服五钱,水煎去滓,临卧稍热服。治肌肤麻木不仁,或两目紧急缩小,羞明畏日,隐涩难开,或视物无力
病证名。指惊风后出现的失音。多由津液受伤,肺肾阴虚所致。治法详久喑。
病证名。见《异授眼科》。即目眶岁久赤烂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肉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脾痿者,肉痿也。”详肉痿条。
即麻黄细辛附子汤,见该条。
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走精黄,病人昏昏饶睡,四肢疼痛,面目俱黄,舌上紫色,甚则舌面坼裂,及加黑色,此是走精黄,宜用药烙之。”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为月季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常春藤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霉,灰黑色。酱,黄赤色。舌生黄赤兼黑苔,似沉香色,属里实热证。可因内蕴湿热、夹有宿食,或瘀血气滞,或湿热夹痰所致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