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为槐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川楝子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医生。赵郡(今河北赵县)人。精医,治病不问贫富。
经脉名,即足少阳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:“少阳脉,系于外踝之前廉,上出鱼股之外,出□上,出目前。是动则病;心与胁痛,不可以反稷(侧),甚则无膏,足外反,此为阳厥。是少阳脉主治其所产病:□□□头颈痛,胁痛
即辛开苦泄。详该条。
见《闽产录异》。为柚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颅息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指疟疾发于三阴经者。①即三日疟,详见该条。②指疟发在处暑后,冬至前之三日疟。《类证治裁·阴疟》:“三阴疟多发在处暑后,冬至前,发愈晚者去亦迟,以气令收肃故也。其发时也不定,有前间一日,忽间二日发
见脉诀条。
见清·陈笏庵《胎产秘书》。即冻产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