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广嗣纪要》。即种子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尘埃入目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伸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属八瘕之一。多因暑月行经时,劳役恚怒所致。症如半杯下覆,游移腹中不定,痛连两胁,上下引心而烦,不得太息,两足痠软枯瘦,久立则痛,遗尿失精,便难盗汗,妨碍饮食,时欲呕吐。
肩胛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其支者,从髎内左右,别下贯胛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多因情志抑郁,心气不足,郁久化火,以致血热,经水不以时下,或适来适断,或暴下不止。治宜大补气血,养胃健脾,结合镇坠心火之剂。方用开郁四物汤(四物汤加香附、白术、黄芪、蒲黄、
病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尾骨伤。见尾闾骨伤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哮拔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明·赵贞观《绛雪丹书》:“妊娠胸腹胀满,或遍身浮肿,小便艰涩,名曰子水不利。”参见妊娠肿胀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即赤石脂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