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肱(qū 区)

肱(qū 区)

腋下胁上部位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春脉……不及,则令人胸痛引背,下则两胁胠满。”王冰注:“胠,谓腋下胁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督脉之别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督脉络脉。详该条。

  • 赵素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和赵大中合撰《订补风科集验方》二十八卷。

  • 翻胃木

    出唐·侯宁极《药谱》。为常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锤骨

    骨名。又名五指骨。见掌骨条。

  • 降丹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为白降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石黄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雄黄,详该条。

  • 膊井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肩井。见该条。

  • 白头疮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由湿热蕴结肌肤所致。皮肤生疮有白头,渐成脓,四周红赤,微痒而痛,甚则延及全身。治宜清热除湿解毒。内服黄连解毒汤。外搽青黛膏。相当于毛囊炎。

  • 银口

    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位于肩胛骨下角处。主治咳血,肋间神经痛,肺炎等。直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
  • 曲隅

    隅,两边相交成角。即曲周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