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桑椹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王素经验方》三卷。
病名。又名附牙痈、牙蜞风。多由阳明胃经火毒郁而不宣,上攻牙龈所致。症见牙龈深处肿起,胀硬,焮红疼痛,甚则肿连腮颊,或发寒热,口臭便秘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:“牙边生痈者如豆大,此脾胃二经火也。宜用小刀
病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三十九露蜂房。是指严重的酒齇鼻,已进入鼻赘的阶段者。详该条。
见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胡芦巴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本病由伤寒或发惊后所致。唇白而肿,多兼眉棱骨痛,厥逆眩晕,气秽颐浮,齿击狂逆等症。治宜清火解毒,可用清瘟败毒饮加减。参见茧唇条。
症名。即单侧阴囊肿大的病证。明·周慎斋《慎斋遗书》卷九:“疝偏于左右名偏肾。”
经穴别名。《圣济总录》:“下林,穴在上林下一夫。”所指即下巨虚,见该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木槿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正义》。为骨碎补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