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瓠子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白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较大肌肉的会合处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肉之大会为谷。”
病名。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:“夫烂喉丹痧者,系天行疫疠之毒,故长幼传染者多。”即烂喉痧。详见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车前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辰灿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佛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东医宝鉴·喘证》。①指喘证久延不愈者。多表现为正气虚衰,痰饮壅阻的证候。《丹溪心法·喘》:“凡久喘之证,未发,宜扶正气为主;已发,用攻邪为主。”②指久病气短不能接续,似喘非喘者。《医学入门
证名。此乃胃家之邪热发泄所致。痧透则呕自止。若痧隐而不透,呕甚吐者,治宜以透邪、解毒、清热、止呕之剂。参见疫喉条。
即足牮法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