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胡愔(yīn 音)

胡愔(yīn 音)

【介绍】:

唐代女道士、医家。撰有《胡愔方》2卷,又撰《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》1卷,已佚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性

    即四气。详该条。

  • 汉方新解

    书名。日本汤本求真撰。撰年不详。作者意在以西医学理论解说中医(尤其针对张仲景学说),“以期东西两派医学之融合统一。”全书收方110首,主要系仲景方。每方除述药物、剂量、用法外,更分治验、方证概说、腹证

  • 倒拉九头牛

    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推拿学》。挺胸蓄臀,两掌相对置于两胁,两手用力向前推出,同时前臂旋转,使拇指向下掌心朝外,再用力握拳,旋臂使拳眼朝上,然后徐徐拉回至两胁。

  • ①义同沇(yǎn掩)。流动貌。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此邪新客,溶溶未有定处也。”②宽缓无力。《难经·二十九难》:“阴阳不能自相维,则怅然失志,溶溶不能自收持。”③畏寒状。《难经·二十九难》:“带之为

  • 钚铫

    【介绍】:见环跳条。

  • 颊疡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又名颊车痈、金腮疮。指痈生于耳下颊车穴处者。由阳明经积热而发。初起如粟,色红,渐大如豆、如石榴、焮热疼痛。治宜清热解毒,内服犀角升麻汤。若失治。易成漏,经久难愈。

  • 乳痨

    病名。乳疾的痨症。出《秘传外科仙方》。多由肝气郁结、胃经痰浊凝结所致。初起结核形如梅李,硬而不痛,皮色如常。数日后肿块渐大,与皮肤粘连,隐痛,皮色转微红,肿块逐渐变软成脓,脓稀呈白汁,腐肉难脱,周围皮

  • 元机启微

    眼科著作。又名《原机启微》。2卷。明初·倪维德撰,明·薛己校注。初刊于1370年。卷上论眼病病因及治则共九论;卷下论方剂配伍附40余方及方义的说明。薛己将此书收入《薛氏医案》时,将其本人之见闻和经验;

  • 周身脱皮

    见《验方新编》卷五。即脱壳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外感寒邪泻

    病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指感受寒邪所致的泄泻。如寒邪直中三阴经者,症见恶寒身痛,不发热,口不渴,小便清白,腹中疼痛,泄下水谷,脉多沉迟,宜用理中汤、真武汤等方。若肠胃有热而寒邪外束,则泻而恶寒、发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