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老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亦称气营同病。燔,焚烧;指火盛,亦即气分和营分邪热炽盛的病证。症见壮热、烦渴、神志昏迷,甚则透发斑疹、舌绛苔黄燥等。治以清气凉营为主。
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七。疝之俗称。详疝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“虫形如蟹,为筋肉所化,走于皮中作声如儿啼。用雷丸、雄黄等分末,掺猪肉上,炙肉食之。”供参。
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为天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仁斋直指小儿方条。
书名。2卷。清·柯逢时撰。见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条。
针灸治疗原则之一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指对急暴病症可以从太阳经着手治疗。
证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多由湿热下注,直接外伤,或接触过敏药物而致。症见龟头红肿疼痛。因湿热下注者治宜清热利湿,用龙胆泻肝汤。因药物过敏者宜用松萝茶外洗,并敷朱黄散。因直接损伤者,用浓甘草汤外洗,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