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李可大条。
见《幼科铁镜》卷五。即生津养血汤,见该条。
劳复之一。指大病初愈,精神气血尚未平复,房劳过早,以致阴精耗损,肾气受伤而出现头重不举,目中生花,腰背强痛或小腹急迫绞痛,憎寒发热,时时阴火上冲,头面烘热,心烦胸闷,饮食不振等证候。《诸病源候论·伤寒
病证名。又名仲秋痹。十二经筋病候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足少阴之筋,……其病足下转筋,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。病在此者,主痫瘛及痉,在外者不能俛,在内者不能仰,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俛,阴病者不能仰。治在
出《经效产宝》。即临产。因古代产妇临产时,有的是坐在草蓐上分娩,故名。
即寸口,脉诊部位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气口成寸,以决死生。”故将气口称为寸口。详寸口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指隐疹皮疹色白者。详见隐疹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必读·泄泻》。即痰泻。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岩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即子烦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