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脾经失血

猜你喜欢

  • 颅囟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颅息。见该条。

  • 胎蒸

    病名。《女科秘旨》卷四:“面肿色赤,口苦咽干,日晡寒热,日渐羸瘦,胎气不见升动,用银柴胡、胡黄连各一钱,煎服。”

  • 三棱草根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香附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经闭不利

    出《脉经》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
  • 拱腰老

    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草血竭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岩青杠

    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扶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收口法

    出《卫济宝书》卷下。即生肌法。见该条。

  • 草蓐

    ①见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。即临产。详分娩条。②见《金匮要略·妇人产后病脉证治》。古代妇女分娩时,以干草铺床或炕为蓐(褥),故草蓐指产妇所卧之床褥,引申为妇女产后坐月期。

  • 州都之官

    指膀胱。州都为河流口岸之处,膀胱能贮尿排尿,故名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。”

  • 肩脉

    经脉名。即手太阳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:“肩脉:起于耳后,下肩,出臑外〔廉〕,出□□□,乘手北(背)。是〔动则病:嗌痛,颔种(肿)〕,不可以顾,肩以(似)脱,腨以(似)折。是肩脉主治其所产病:领(颔)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