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五。即发于环跳穴的附骨疽。详附骨疽条。
挛证之一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详挛条。
骨名。又名预颅,即颅。指头部骨骼,由脑颅骨与面颅骨构成。
见《饮片新参》。为砂仁壳之简称。详该条。
出清·罗思举《简易草药》。为八角枫之须根,详八角枫条。
书名。3卷。清·陆廷珍撰于1868年。陆氏以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因为纲,融会前人学说,参附己见,采用条辨形式分别论述春温、伤暑、中暑、中热、伏暑、秋燥、冬温、温毒、伤湿、暴感风寒、伤风、风温等多种
指阴、阳、气、血亏损。《温疫论》下卷:“凡人大劳、大欲、及大病、久病后,气血两虚,阴阳并竭,名为四损。”四损的病人,即使感受的疫邪不严重,但由于正气亏虚,不耐攻邪,故治疗困难,预后较差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亚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手之第二指。
即启脾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