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本草经疏》。指治疗血证的三大治法。即血虚用补法,血瘀用通法,血热用清法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十八方。熟地黄八两,石斛膏、线胶各四两,莲子、芡实各三两,麦门冬、茯神、五味子、沙苑子各二两,远志一两。为细末,金樱膏为丸。治肾脏精亏,相火易动难制,致梦遗精浊,烦劳即发
见《东医宝鉴·内景篇》卷三。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丸,见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扁豆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蓝实,详该条。
①热邪深陷血分的证候。表现为高热神昏、皮肤斑疹,或吐血、便血、衄血,舌色深绛或紫绛等症。多见于温热病热入血分、重症麻疹、猩红热、斑疹伤寒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病症。②泛指外科某些急性化脓性感染,表现为复
指小儿虎口脉纹的颜色。见《四诊抉微》卷三。又名手筋色、虎口脉色。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:“紫热红伤寒,青惊白是疳,黑时因中恶,黄即困脾端。”脉纹的颜色一般能反映病情的寒热虚实。纹色红赤,多属火;淡红者
【介绍】:见王惟德条。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为赤车使者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捻子的俗称。因其形如钉状,故名。见捻子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