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马蔺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王节斋公胎产》。多因平素气血两虚,复加产后劳伤,中气益虚所致。治宜大补气血。方用《傅青主产后编》加参生化汤合补中益气汤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八角茴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骨名。又名锁子骨、缺盆骨、骨。即锁骨。《医宗金鉴·刺灸心法要诀》:“拄骨者,膺上缺盆之外,俗名锁子骨也。内接横骨,外接肩解也。”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铁棒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明·万全《婴儿家秘》。即养胎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藏经》。又名两手撮空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下。生于正疔左侧,仍照常法治之。见疔疮条。
证名。指汗出偏于半身(左侧或右侧)。即半身有汗,半身无汗。多由气血不能畅流周身所致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汗出偏沮,使人偏枯。”马莳注:“或左或右,一偏阻塞而无汗,则无汗之半体,他日必有偏枯之患。”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证辨伤寒论》一卷、《明医显微论》一卷,均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