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长春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水蜈蚣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①状似结胸,心下痞硬,按之痛,时时下利,饮食如故,苔白腻或白滑,脉沉紧细小。多因太阳病误下,邪气乘虚入里,与阴寒互结所致。治宜温脏散结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如结胸状,饮食如故,时时
即针向行气法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周洪条。
《伤科补要》卷三方。荆芥、羌活、防风、川芎、天花粉、白芍药、秦艽、薄荷、当归、红花。水煎服。用于破伤失血后之调养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。即倪涵初治痢第二方,见该条。
痧证之一。指病处白毛积聚如筋。《痧症全书》卷中:“羊筋痧,腹胀混身板痛,此二症胸前或腰背,用小针穿皮挑出筋毛自愈,只拣疼处看有毫毛聚起者便是,药用涤痧丸,普济消毒饮。”
出《濒湖集简方》。为棕榈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凉粉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