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徐彦纯条。
见《卫生宝鉴》卷十八。即阴痛。详该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芋梗之别名,详该条。
心与小肠相表里,心有热可传于小肠而俱热。症见心烦,口舌生疮,口渴,小便黄短,或小便淋沥刺痛,甚或尿血。舌尖红,苔黄或白而干,脉数。治宜导赤清心。
【介绍】:见罗周彦条。
证名。指骨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肾痿者,骨痿也。”详骨痿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一名《本草发明切要》。明·张三锡撰,王肯堂校。本书据《本草纲目》中已载药物,选出其中的600余种,并按原书分类方法,分为山草、水草、毒草等27类。每种均记其地道、修治、气味、主治及发明等项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即鱼脑石,详该条。
项(后颈)部上方的头发边缘部。见发际条。
书名。清·王九峰撰于清嘉庆年间。全书分阴亏、血症等16门。王氏以治内科妇科虚证为多,治法以调理见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