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人体部位名。指颞骨乳突。《灵枢·骨度》:“耳后当完骨者,广九寸。”②经穴名。代号GB12。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位于耳后颞骨乳突后下方凹陷处,与风府穴相平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布有枕小神经
见范东阳方条。
古病名。疝的一种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牡疝在鬲下,上连肺,病得之内。”详疝条。
出《梁侯瀛集验良方》。为羊踯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大丁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许律条。
即失欠颊车蹉开口不合方。详该条。
见《脊椎动物分类学》。为眼镜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痧胀玉衡》卷下方。又名三十六号益象方。桃仁(去皮尖)、红花、苏木各一钱,青皮八分,乌药四分,独活六分,白蒺藜(去刺,捣末)一钱二分。水煎服。治痧症血结不散。
指申时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日晡所发潮热,不恶寒。”参十二时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