蚕豆梗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即蚕豆茎,详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即蚕豆茎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刺三加之别名,详该条。
阳证似阴的证候。症见恶寒,但不欲盖衣被;手足冰冷,但胸腹灼热,下利纯水,但夹燥粪或矢气极臭者;脉沉,但重按弦滑有力;并见烦渴、咽干、口臭、舌苔白干、小便黄等。多因外感邪气化热传里,阳盛格阴所致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费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穴位深浅分部名。亦称“天才”。指浅层。参见人部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松笔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蔬菜栽培学》。为桃南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串雅内编》卷三。即巴霜顶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东医宝鉴》卷一。指老花眼,参见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开宝新详定本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