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留罐法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生。字履乾。陕西三原人。研究医书,间或为人治病。
证名。指鼻頞、口唇、颊车、发际等部痛不可触,甚至妨碍言语饮食者。《证治汇补·面痛》:“面痛皆属于热,但暴病多实,久病多虚,饮食妨碍,皆因膏粱风毒,食卧少安,无非胃虚有火。”《张氏医通·诸痛门》:“面为
即肩胛骨。其前方呈扁平三角形,向后凹陷,形同饭勺,故名。
即鹤顶。见该条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胆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接骨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三月泡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北宋人。号大醇。博学善读书,为人旷达而清廉,自托于医,为人治病,常不取酬,贫乏几不能以自存,而未尝有不足之色,为当时士大夫所知。得王安石赞许。
古病名。即湿脚气。见《医门补要》卷中。详湿脚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