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蜞(qí 其)针法

蜞(qí 其)针法

外治法之一。见《本草拾遗》。蜞即蚂蜞,又称蚂蝗、水蛭,其头部有毒腺,吮血时分泌一种毒液,使血不凝聚,故用此以吸取痈疽之血脓,称蜞针法。操作时取大蚂蝗一条,入笔管内,以管口对疮头,使蜞吸吮恶血,促其毒消散,如疮大须换三、四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潘涛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上高(今江西上高)人。世代以医闻名,著有《医学绳墨》一书,已佚。

  • 梧桐皮

    见《履岩本草》。即梧桐白皮,详该条。

  • 阳经

    又称阳脉。经脉中之属阳者,包括手足三阳经、督脉、阳维脉、阳跷脉等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形有余则泻其阳经。”

  • 奔气

    见《诸病源候论·奔气候》。即喘证。由于肺主气,肺气通行于脏腑,若肺受邪则气道不利,诸脏气壅,故致气逆上奔。参见喘证各条。

  • 横络

    指络脉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此必有横络。”或指络脉之较小者。《针经指南》:“络有一十五,有横络三百余,有丝络一万八千,有孙络不知其纪。”

  • 宗司

    运气术语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宗,宗主。谓五运五行为运气之宗主。

  • 产后肉线

    见徐润之《最新达生篇》。即产下肉线。详该条。

  • 形肥经少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。多因体质肥胖,脾虚气衰,水谷精微不能运化为血,反化为水湿痰涎所致。症见身体益胖,月经逐渐量少,色淡质稀,或夹带下等。治宜健脾除湿。方用二陈汤加当归、川芎。

  • ①即营气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其清者为营,浊者为卫,营在脉中,卫在脉外。”参营气条。②营运。《灵枢·营气》:“精专者,行于经隧,常营无己,终而复始。”③喻脉象沉实如营垒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冬脉

  • 枳实消滞汤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一方。枳实、厚朴、神曲、陈皮、莱菔子、麦芽。水煎服。治外感遗尿,兼有食积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