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血分证

猜你喜欢

  • 附子八味丸

    见《证治要诀类方》卷四。即肾气丸,见该条。

  • 柿涩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柿漆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牙泻

    病名。见《喉科方论》。又名牙根流血。多由阳明胃火炽盛,或热迫血妄行所致。症见齿龈肿痛,齿根出血。治宜泻火解毒,凉血止血。可选清胃散、犀角地黄汤、玉女煎等加减;或用草决明煎水含漱。参见齿衄条。

  • 野山豆根

    见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为胡枝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吊茄子

    即子宫脱垂之俗名。详子宫脱垂条。

  • 泄脓血

    证名。又称便脓血、圊脓血。《中藏经》卷上:“小肠实则伤热,热则口生疮,虚则生寒,寒则泄脓血。”泄脓血有因寒因热之别。详便脓血条。

  • 伤寒约编

   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。

  • 食鉴本草

    食疗著作。①4卷。清·柴裔撰。刊于1741年。本书集常用食品468种,分水、谷、菜、草、木、石、果、禽、兽、鳞、鱼、介、虫、人等14部。各物明其性味,别其功治,多辑自前人著述。末附《食物金镜》一篇。②

  • 毓麟芝室玉髓摘要

    见痘疹全书条。

  • 土球子

    见《东北动物药》。为蝮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