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二方。升麻、玄参、射干、连翘、栀子、黄芩、石膏、当归尾、麦门冬、生地黄、薄荷、大黄、金银花、甘草节。水煎服。治疹后热毒上冲,喉哑疼痛,饮水不止。②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荆芥穗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宽筋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即白鲜皮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位于环跳穴与腰俞穴连线之中点。主治坐骨神经痛。直刺1~1.5寸。艾炷灸5~15壮;或艾条灸10~30分钟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山西长治人。曾研究脉法,精于伤寒一科,著有《诊家秘要》、《伤寒捷法歌》,均佚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岩白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炮制学》。为儿茶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即芦茎,详该条。
即失欠颊车蹉开口不合方。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二。即泻青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