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绝痧方,见该条。
参见济世良方合编条。
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三。即头风摩散,见该条。
①肓膜。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其气溢于大肠,而著于肓。”②心下膈上的部位。参见膏肓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槐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鸡屎藤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本病由伤寒或发惊后所致。唇白而肿,多兼眉棱骨痛,厥逆眩晕,气秽颐浮,齿击狂逆等症。治宜清火解毒,可用清瘟败毒饮加减。参见茧唇条。
肘部的外缘。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:“肘后独热者,肩背热。”《类经》卷五:“肘后,外廉也。手太阳之所行,故应于肩背。”
见《药品化义》。即延胡索,详该条。
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五。即来复丹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