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运土入水

运土入水

小儿推拿方法。操作方法有:①用运法由小儿拇指指腹部的脾经穴起,沿手掌的掌根和尺侧部,至小指指腹部的肾经穴。因脾属土,肾属水,故名。用于治疗消化不良,腹胀,腹泻,尿频,小便赤涩等症。《小儿按摩经·手诀》:“照前法(运水入土法)反回是也。肾水频数无统用之,又治小便赤涩。”②由脾经穴运至手掌根部正中的坎宫穴。《幼科推拿秘书·推拿手法》:“土者脾土也,在大指;水者坎水也,在小天心穴上,运者从大指上推至坎宫。盖因丹田作胀、眼睁,为土盛水枯。运以滋之,大便结甚效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肛肿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又名翻肛。即肛门红肿翻出。多因小儿积热太盛,下移大肠,流注肛门,或因大便困难,便时努力攻胀,致使肛门红肿翻出。治宜清热通便。用调胃承气汤加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。外

  • 咽生白点

    病名。多由素体阴虚,操劳太过,虚火上炎薰灼咽喉所致。症见咽喉干燥疼痛,两边生白点,三、五集簇,白而光亮,形似珍珠,但并无形寒身热,此点与白喉迥异。治宜滋阴清热。可选用清咽润燥汤、养阴清肺汤、知柏地黄汤

  • 丹溪心法

    书名。5卷(一作3卷)。元·朱震亨著述,明·程充校订。刊于1481年。此书并非朱氏自撰,由他的学生根据其学术经验和平素所述纂辑而成。明初的两种刻本均有后世医家增附的一些内容,程氏为了尽可能恢复原著面貌

  • 痿厥

    病证名。指痿病而致气血厥逆的病证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脾脉……缓甚为痿厥。”《类经·刺四支病》:“痿厥者必体废,张其四支而取之,故血气可令立快也。”《张氏医通·厥》:“痿厥者,痿病与躄杂合而足弱

  • 赤利

    病证名。指小儿下利而赤多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:“小儿有挟客热,客热入于经络,而血得热则流散,渗入大肠,肠虚则泄,故为赤利也。”其症下利带有赤色粘胨,或下纯血,并伴有烦渴、脉数等。治以清热凉血为主

  • 责豚气

    古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·积聚门》。即贲豚。积气因发作部位不同,可见气逆冲心满闷,或见膀胱切痛,上冲腹胁满痛,上下攻走疼痛等证。治宜槟榔散、四味丸、天雄散等方。参见贲豚条。

  • 担肩瘤

    病名。即生于肩井穴处的肿块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九。多因肩部负重或枕卧冷处,血脉不畅,气血凝聚所致。症为肩部生局限性肿块,亦可破溃流脓血。早期宜用灸法令其消散,或用粉霜点之。

  • 素问遗篇

    书名。又名《黄帝内经素问遗篇》、《素问佚篇》、《素问亡篇》。撰人佚名(一作北宋·刘温舒撰)。1卷。本书是唐以后人因《素问》王冰注本中独缺刺法论篇第七十二、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两篇,遂予托名写成。内容以论述

  • 运气按摩

    推拿方法。又称气功推拿。运用体内之气,通过手指或手掌等部的发效,以作用于经络穴位而治病的方法。晋·许逊《灵剑子·胎息秘要歌诀》中有“布气与他人攻疾”的记载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膝冷候》:“互跪,调和心气

  • 推把上桥

    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推拿学》。两人对练,同取弓步,双方虎口相交叉,轮流进行推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