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称内实。①指外邪化热入里,结于胃肠,出现壮热、烦渴、腹痛、便秘等腑实证候。②泛指人体内部气血郁结、停痰、食滞、虫积等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五。即疖生于乳房部者。证治同疖。
【介绍】:见络却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泽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胎前消渴。详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即妊娠。详该条。
子午流注用语。《针灸大全》:“三焦乃阳气之父,包络乃阴血之母。”“阳干注腑,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而重见者,气纳于三焦。”指凡阳经开过五输穴之后,由于三焦为阳气之父,诸阳气皆归于三焦的原则,再按“他生我”
人身体液组成部分。从水谷化生,其清稀者为津,浊而稠者为液。液,由三焦布散,濡养关节、脑髓和目、耳、鼻、口等孔窍。《灵枢·决气》:“谷入气满,淖泽注于骨,骨属曲伸,泄泽补益脑髓,皮肤润泽,是谓液。”
见继志堂医案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兖州卷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