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葵花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挖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挖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身肿类型之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湿热身肿之症,身热目黄,小便赤涩,胸腹胀闷,四肢黄肿,口渴心烦,此湿热作肿,即阳水肿之症也。湿热身肿之因,或湿热行令,袭人肌表,或先伤于湿,湿气久留,郁而成热
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六。即女子梦交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重刻烂喉痧辑要》。即白面痧之别称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执中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瞿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鹰不泊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澄甫。原籍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,迁居钱塘。世医出身,万历年间(1573~1619年)浙江疾疫流行,随父吴意(道川)行医,活人甚众。晚年编述其父著述,成《痘科切要》、《儿科方要》等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关元,见该条。
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一。即砭镰法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杜仲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