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亦名经来泄泻。多因脾肾阳虚,当经行之时,胃肠之气血受阻,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及传导失职所致。脾虚者,症见经期大便泄泻,精神疲倦,食减,或见浮肿、腹胀等,治宜健脾渗湿,方用参
证名。亦称筋瘛。指肢体筋脉收缩抽急,不能舒转自如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虚邪之中人也,洒淅动形,起毫毛而发腠理,其入深,……搏于筋,则为筋挛。”多因感受外邪,或血少津亏,筋脉失于荣养所致。《张氏医通·
见元·滑伯仁《麻证新书》。麻疹的别称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即鹿角胶,详该条。
肾疳五证之一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详牙疳条。
书名。2卷。清·撰人不详。本书以全身各种病证为纲,病名下又罗列若干证候子目,然后将历代本草文献中的单方验方引述于后,全书共约万余方。由于取材较广,分类较细,便于查索资料与参考之用。
舌苔黄腻而厚。是体内湿热俱盛之象,法当清热利湿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腰俞。见该条。
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三。即熏法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马槟榔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