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孩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韩善徵条。
见《本草汇言》。即麦芽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黄胖病、黄胖、黄肿、食劳疸黄。由小儿赤脚或坐地,皮肤触及钩虫丝状蚴后,进入体中引起。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吸血,以面黄浮肿,全身无力等气血虚弱脾虚湿困为主证。治疗以驱虫为主,配合调理脾胃。驱虫可
见医宗撮精、折肱漫录合刊条。
即开窍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多因素体阳盛,过嗜辛辣,或感受热邪,或五志化火,热郁于内,损伤冲任,迫血妄行;或忿怒伤肝,肝经火炽,血失所藏等,以致经血妄动。症见突然阴道大量出血,或淋沥日久不止,血色深红,稠粘,面赤口渴,烦
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为珍珠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叶氏女科证治》。即经来胁痛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刀豆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