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阴部。位于前后阴之间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其男子循茎下至篡,与女子等。”
阳证似阴的证候。症见恶寒,但不欲盖衣被;手足冰冷,但胸腹灼热,下利纯水,但夹燥粪或矢气极臭者;脉沉,但重按弦滑有力;并见烦渴、咽干、口臭、舌苔白干、小便黄等。多因外感邪气化热传里,阳盛格阴所致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浙江钱塘人。编有《疟苑》一书。
见《种子植物名称》。为芸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太阴司天为湿化,在泉为甘化,司气为黅化,间气为柔化。”司天在泉主一年的气化,间气主六十日的气化,太阴之年的间气称为柔化。
【生卒】:九世纪上半叶【介绍】:唐代民间医生。《续异录》记载:有人病暴死,已入棺,革诊之,认为非死,用针刺其心(膻中)及脐下各数处,穿衣,床下置火以保温并凿掉牙齿灌入药汤,苏醒后再灌以葱粥的方法治愈。
【介绍】:见陈葵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旋复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蔊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贯》卷四。即内眦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