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牛入石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血风藤之别名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血风藤之别名。
①经穴名。代号BL4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背部,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三寸取穴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四、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;并有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挖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即中风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中风治法》。一作猝中,又称卒中风。因中风系猝然发生昏仆、不省人事等症,故名。②泛指猝然如死而气不绝者。《医学纲目·心与小肠部》:“卒中者,卒然不省人事,全如死尸,但气不
溺浊之一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漩浊》。因肾气虚寒,膀胱虚冷,元气不固所致。症见小便浑浊,遗精阳萎,腰膝痠软,精神困倦,耳鸣目花,面色黧黑等。治宜温肾固涩。选用秘精丸、固精丸、小菟丝子丸、附桂八味丸等方。腹
经穴名。代号SI3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输(木)穴。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督脉。位于手掌尺侧缘第五掌骨小头后方,握拳时,当掌横纹端,赤白肉际处是穴。布有尺神经手背支,并有指背动、静脉及手背静
见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·计划生育、妇产科疾病》。即辣椒头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即跌打损伤。详该条。
骨名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辅骨上横骨下为楗。”即股骨。详该条。
出明·赵宜真《秘传外科方》。即竹筒吸法。见该条。
即救急十滴水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