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疔之一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:“指疔生手指骨节间。”证治见指疔条。
①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方。黄芪、茯苓、熟地黄、炒韭子、车前子、鹿茸(酥炙)各一两,菟丝子(酒浸三日,曝干)二两,龙骨三分,麦门冬一两半。为细末,每服二钱,食前温粥调下。治虚劳肾气乏弱,或时失精,心中虚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星星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推拿手法。出《肘后备急方·治卒腹痛方》。将五指分开满把拿捏,常用于头部和肌肉丰满处,有通调气血作用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。鄠(今陕西户县)人,做过太医令。
医论著作。二集,3卷。清·吴东旸撰于1879年。本书辑录内、儿科等病证论治30条篇,对伏暑、血症、咳嗽等杂病和时症等论述较详。书中反复论述滋阴补药误治的情况,并指出了拘泥于运气学说以推算属何病、用何药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白苏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胃阴虚。详该条。
出明·薛铠《保婴撮要》。即目连剳。见该条。
见《医学入门》。怀孕一月,胎元初成,形如露珠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