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颐生微论

猜你喜欢

  • 香砂平胃丸

    见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。炒苍术、炙厚朴、橘皮各2.5千克,木香、砂仁、甘草各0.5千克。为细末,水泛为丸,滑石为衣,每服6~9克,日二次。功能和胃止呕,顺气健脾。治脾虚伤食,胃脘不和,呕吐恶心,倒饮

  • 血虚痹

    病证名。指血虚不能濡养肢体而致的痹症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血虚痹者,皮肤不仁,济生防风汤,或黄芪建中汤去饴加桂枝。挟瘀血者,四物汤加桃仁、红花、竹沥、姜汁。挟痰者,手足麻痹,多睡眩晕,济生茯苓汤或二陈

  • 中热

    ①指中暑病。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中热者,喝是也。”参见暍、中暑条。②指胸中烦热的症状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中热,肩背热。”王冰注:“中热,谓胸心之中也。背,谓胸中之府,肩接近之,

  • 保光散

    《审视瑶函》卷四方。龙胆草(酒炒)、白芷、白芍药、防风、炒牛蒡子、黄芩、炒栀子仁、川芎、生地黄、当归身、羌活、荆芥穗各等分,炒大黄、甘草各减半。为细末,每服四钱,水煎,食后服。治阳漏,症见眼白天流水,

  • 正色

    又称常色。健康人面部色泽,明润含蓄,红黄隐隐,容光焕发,表示气血平和,精气内充,为有胃气、有神之象,属无病的常色。正色有主色、客色之分。主色是每个人基本肤色,视个体而异;客色随气候、环境及当时的生理状

  • 血瘀痿

    痿证之一。见《证治汇补·痿躄章》。多由产后恶露未尽,或跌仆损伤,瘀血不消所致。症见四肢痿软,不能运动,兼见疼痛、脉涩等症。治宜活血行瘀为主。用桃红四物汤加味,或用归梢汤。参见痿条。

  • 紫霄花

    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即紫梢花,详该条。

  • 砑螺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紫贝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查了吾

    【介绍】:见查万合条。

  • 谷神

    指营养人体的水谷精气。《伤寒论·平脉法》:“人病脉不病,名曰内虚,以无谷神,虽困无苦。”成无己注:“谷神者,谷气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