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粟疮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蓬子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肯堂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铺地蜈蚣之别名,详该条。
红内红星舌之简称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娑罗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撰《燕台集》5卷,已佚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马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验方。见《简明中医妇科学》(成都中医学院)。生地黄、地骨皮、炙龟板、牡蛎、阿胶(溶化)、焦栀子、地榆、黄芩、藕节、棕榈炭、甘草。水煎服。功能清热凉血止血。治血热崩漏。如气虚者加沙参、黄芪;口渴者加麦
指肾阴液被热邪所消耗的病变。多发生在温病后期。症见低热、手足心灼热、口齿干燥、耳聋,舌光绛干瘦,脉细数或虚数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