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王惟德条。
病证名。多因嗜酒过度,湿热结蓄大肠所致。初起宜清湿热,解酒毒。选用黄连丸、酒蒸黄连丸、约营煎、聚金丸、槐角丸之类。日久下痢脓血,腹痛不瘥,宜用乌梅丸、樗白皮散。酒湿从寒化者,宜用二术煎、四君子汤或葛花
见苏州医学院《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繁缕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甲乙经》。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胶样的赤色粘液。参见赤带条。
病名。即乳蛾发于一侧者。见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卷六。见乳蛾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荠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胃中郁热而引起的头痛。因小儿脾胃脆嫩,过食肥甘厚腻食物,引起脾胃消化功能失调,积滞化热,热极生火,火性上炎,循足阳明经上行而致。症见鼻干目痛,上至头额,下至齿
即经络感传现象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养生学家。生平欠详。著有《保生要录》1卷,详论人体调养精神、健身、起居、饮食以及药石调养之注意事项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蟛蜞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