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湿热蕴于大肠的病变。常因饮食不节不洁,损伤肠胃,湿热之邪乘虚内犯所致。症见腹痛下痢,里急后重,或便脓血,肛门灼热,小便短赤,舌苔黄腻,脉滑数。多见于结肠炎、痢疾。治宜清热燥湿。
中医眼科手术器械。长约二至三寸,钢铁制作。用于穿刺切割等(见图7)。
出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山芝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即绿豆皮,详该条。
古刺法名,五节刺之一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振埃者,刺外经,去阳病也。”阳病属外,故针刺循行于四肢体表的经脉(外经)予以治疗。该篇还指出,气满闭塞,咳逆喘息等取用天容,廉泉等穴即属本法,并谓其“病恶埃
见医学粹精条。
病名。岩通癌。为舌恶性肿瘤。又称舌蕈。《谦益斋外科医案》上编:“心开窍于舌,心邪郁滞,舌尖结粒,时大时小,久成舌岩重症。”
即拯阴理劳汤,见该条。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,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火廓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指初生口噤嘴唇苍白者,参口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