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风痹

风痹

病名。见《灵枢·寿天刚柔》。又名行痹筋痹。《素问·痹论》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。其风气胜者为行痹。”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风痹者,游行上下,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,聚于关节,筋脉弛纵而不收。”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风痹之症,走注疼痛,上下左右,行而不定,故名行痹。……风痹之治:风寒攻痛,防风汤表里有邪者,防风通圣散、和血散痛汤、大秦艽汤风热痛者,四物二妙丸风湿之邪,苍防二妙汤。”亦可用虎骨散加减。一说风痹即痛风,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风痹一证,即今人所谓痛风也。”参见筋痹、走注、痛风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咬骨疽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发于大腿内侧的附骨疽。详附骨疽条。

  • 马喉痹风

    病名。即喉痹。《本草纲目》马鞭草附方:“马喉痹风,躁肿连颊,吐血数者。马鞭草一握,勿见风,截去两头,捣汁饮之良。”

  • 四合

    经别六合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指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相合而言。参见六合条。

  • 肤瞤

    即肌肉瞤动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医发汗,遂发热恶寒,因复下之,心下痞,表里俱虚,阴阳气并竭,无阳则阴独,复加烧针,因胸烦,面色青黄,肤瞤者,难治。今色微黄,手足温者,易愈。”参见筋

  • 元遗山

    【介绍】:见元好问条。

  • 蜜父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脉诀乳海

    脉学著作。6卷。清·王邦傅纂注,叶子雨参订。刊于1891年。王氏据高阳生《脉诀》予以注释发挥,颇多独到的见解。但书内如营卫循行等内容,杂以玄虚的解释,是其不足之处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。

  • 唇(chún 纯)

    唇的异体字。详该条。

  • 手疣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百效全书》卷之四。即手发背。见该条。

  • 间隔灸

    即间接灸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