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食劳黄

食劳黄

病证名。见《医学纲目》卷二十一。①又称食劳疳黄黄胖。详各该条。②为脾积之俗称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三:“脾之积,名曰痞气。在胃脘,覆大如盘,久不已,令人四肢不收,发黄疸,饮食不为肌肤,俗呼为食劳黄也。”详痞气、脾积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小肠交

    病名。指产后阴道直肠漏。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三:“产妇小便(指阴道)出粪,名大小肠交。”

  • 太仓

    ①指胃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胃者,太仓也。”以其容纳水谷,故名。②经穴别名。《灵枢·根结》载:“太阴根于隐白,结于太仓。”后《针灸甲乙经》等书列作中脘穴之别名,见该条。

  • 蕨薯

    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图志》。为马骝卵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九牛藤

    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杜仲藤之别名,详杜仲藤条。

  • 痘后浮肿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医宗金鉴·痘疹心法要诀》。痘疮脱痂后,因表虚不固,见风太早,风邪乘虚而入,引起面目、遍身浮肿。治宜微汗解表。用五皮饮。

  • 座舌莲花

    病名。《喉科秘钥》卷下:“此症因脾家热毒积久而发。生于牙根内面,走窜如莲花一座。”治宜解毒泻热。可选用清胃散、五味消毒饮等加减。或以刀针刺患处出血,外吹冰硼散。

  • 吕广

    【介绍】:见吕博条。

  • 岁气

    指一年的气候情况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《类经》注:“五运有纪,六气有序,四时有令,阴阳有节,皆岁气也。”

  • 乌牛子

    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丝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异经选穴法

    指本经罹病而取用他经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。或称他经选穴法。如足阳明胃经的胃痛,取足太阴脾经的公孙;任脉为病的崩漏,取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等。